眩晕病分析

眩晕一症,致因众多,各种致病因素可单独致眩,也可相兼为病,大多与机体正气亏虚有关,风、痰、火、瘀等病邪多是在机体脾土虚弱,肝肾不足基础上产生。故临床辨证多虚实并见,以虚为主,兼夹他证。虚则有阴阳气血之分,实乃有痰、涎、风、火之辨.往往以虚实互见、下虚上实为基本特征,而下虚不外气与血,上实不外风、痰、火;下虚是本,上实是标,故图本为主,辅以治标,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。临床要分清寒热,偏于寒者当以温化,热变者则清而化之。《黄帝内经》“诸风掉眩,皆属于肝”,揭示了肝肾亏虚,风阳上扰致眩的发病机理。此外,尚有“上气不足,脑为之不满”“髓海不足”等原因所造成的头晕目眩。后世刘完素则认为因火致眩,因风木旺,金衰不能制木,风与火两阳相搏则为旋转,清•何书田在《医学妙谛》中补充说:“精液有亏,肝阴不足,血燥生热,则风阳上升,窍络阻塞,头目不清,眩晕跌仆。”指出风、火是致眩之标,而肝虚、阴精不足才是致眩之本,使“因火致眩说”更切合临床实际。然张仲景认为,痰饮亦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,丹溪、景岳亦推崇此说,《丹溪心法》云:“无痰不作眩”,《景岳全书•眩晕》指出:“无虚不能作眩。”有站立不稳、地面移动的感觉及头重昏蒙、胸闷恶心、偶吐痰延、纳呆便溏亦属痰邪为患,故皆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出入而愈。

© 2025 中医之路  湖州滨湖街道和悦堂中医诊所 版权所有

浙江省湖州市假日风情1幢假日风情街3号